走路,作为一种简单易行且性价比极高的锻炼方式,是很多人的首选。
不过,也有人担心:多走路会不会伤膝盖?走多少步,既能有效锻炼身体,又能避免损伤膝关节呢?近日,“最佳步数”出炉↓
01
每天走这个步数,最利于保护膝关节
今年2月,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团队在《风湿病年鉴》上发表的一项研究,探讨了“每天走路步数与膝关节骨关节炎”之间的关联,团队发现了最有利于预防膝关节疾病的步行量。
研究显示,每天走大约8000步最为理想。这种强度和数量的步行,不仅能够增强肌肉力量、改善关节稳定性,还可以有效减轻关节负担。如果当步数超过8000步,对关节的益处将不会再增加。
02
每天走8000步,好处多多
走路的步数不是越多越好,要因人而异,适度的运动量才是最好的。
对于那些平时没有多少运动的人来说,走路过多很容易导致膝盖受伤和膝盖疼痛。特别是一些肥胖的人,体重过重,关节容易磨损。如果走得太多,关节的磨损程度就会增加,进而引起膝关节疼痛。
除了要考虑膝关节,另有研究表明,每天走8000步确实好处很多:
1. 每天走8000步,降低死亡风险获益大
2023年《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》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,多走路对长寿有好处。每天多走路与降低死亡风险之间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。
2. 每天走8000步,降低高血压效果理想
研究发现,快走坚持3个月后,大部分人的血压下降了2-3毫米汞柱左右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每天快走4000-8000步对于降低高血压可达到理想效果。
3. 每天走8000步,降低6种慢性病风险
研究显示,每天走8000多步,可以降低6种慢性病发生风险,包括: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、肥胖症、2型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胃食管反流病和重度抑郁症。
03
推荐每天下午6点后走路锻炼
虽然走路锻炼随时随地可以进行,如果是拿出固定时间锻炼,更推荐每天下午6点以后锻炼。
研究发现,一天中最佳运动时间是每天下午6点以后,此时进行运动最有利于降低血糖。同时,每天下午6点以后运动对健康益处最大,可以把心血管疾病、微血管疾病、全因死亡风险降到最低。
走路作为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,每次锻炼建议30-40分钟,可以起到对心肺功能和关节的锻炼作用。
平时正常走路的情况下,步频是每分钟80-100步,如果是锻炼时,步频可以稍微快一些,大概在每分钟100-120步,步幅也可以更大。
提醒大家,走路锻炼前要热身,锻炼时需要摆臂。此外,应选择适宜的鞋,避免受伤。
编辑 | 文茜婷
资料 | 健康时报
*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
原标题:《每天走多少步最合适?“最佳步数”出炉》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