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到蔡健雅、杨坤这种“疑似抄袭”的问题,杨坤的情况其实挺明显的。以他那首代表作《空城》为例,这首歌的副歌旋律跟OneRepublic的《Apologize》实在太像了。而且,杨坤为电影《勇士》创作的《不息之河》,不光前奏涉嫌抄袭,编曲相似度也极高,连歌中的“I remember”都明显在致敬David Bowie的《Heroes》。
那么,面对这种“抄袭”指控,我们该怎么理解呢?其实如果你稍微了解流行音乐,就会知道,除非严格按照法律标准来鉴定什么算抄袭——比如八小节那种,否则那种听起来相似的旋律和和弦,很难确凿判定。就拿杨坤的《不息之河》和《Heroes》来说吧,不能完全算抄袭,毕竟这种致敬作品在音乐圈很常见。像高晓松的《越过山丘》就是在向李宗盛的《山丘》致敬,刘维的《因为你是范晓萱》也是一样,很多作品都会借用原作中的旋律动机。
还有一些歌曲的旋律,的确是相似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抄袭。例如,方大同的《每个人都会》与田馥甄的《小幸运》,甚至薛之谦的《刚刚好》,这些歌曲有不少旋律上的相似之处,但大家并不觉得是抄袭。原因其实很简单,他们用了非常常见的旋律和和弦,再加上华语乐坛普遍的4536和弦进行,导致最终发展出来的旋律不可避免地相似。
如果从“抄袭”的定义上讲,杨坤这类例子就不算抄袭。其实这更多是他使用了过多原曲的元素,而版权处理不当,这和抄袭是两回事。杨坤和曲世聪从来没有遮掩过他们使用David Bowie的作品元素,反而还以此为卖点来宣传自己的歌。
《Your Raise Me Up》那首歌的和弦进行是6415,这可是最常见的和弦进行之一,旋律也没什么特别之处。如果这算抄袭,那真是抄袭的太多了。举个例子,Augustana的《Steal Your Heart》副歌和Martin Garrix的《In The Name Of Love》副歌相似度更高,但这不也没被看作抄袭吗?
总的来说,如果你从“相似”的角度去看,会发现许多歌曲都有疑似抄袭的嫌疑,就像杨坤、蔡健雅、大张伟这些人一样。
就像我刚才提到的,可能会有人说他们只是“涉嫌抄袭”,但确实存在实质性的侵权行为,比如未经授权拼接经典歌曲的段落,这样的行为完全可以被形容为“裁缝”了。就像大张伟的《爱如潮水》和《Candyman》事件一样,这两件事的性质完全一样。
杨坤这首歌的相似度,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侵权标准。这不仅仅是旋律和和声的问题,编曲和整体听感的相似度也是一个因素。以此来看,他的判断力可能真有点问题,尽管不能从法律上证明他是故意抄袭,但他在音乐上的处理显然是存在问题的。
至于大张伟的《爱如潮水》,我不认为它是抄袭Candyman。因为大张伟自己就承认,他的编曲是完全照着外国的歌曲来做的,且他对此毫不避讳,反而觉得自己这样勤奋学习值得夸奖。这和他之前的《嘻唰唰》风波性质不一样。所以,这件事算不上抄袭。
现在的华语乐坛确实整体突破不大,尤其是网红歌手的歌曲,它们的确有很多元素来自于已有的作品,但是这些歌却火了。而独立音乐不抄袭的却没人听,这和港台乐坛早期翻唱外国歌曲的现象有点像,当时大家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些事情。
所以,流行音乐中所谓的抄袭与否,真的是个非常主观的问题。在现在这个年代,华语乐坛是否真的是“网红歌手抄袭”呢?还是独立音乐的作品没有抄袭更难火?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